這裡有50款的客家小吃!喜歡的快收藏起來吧!
這裡有50款的客家小吃!喜歡的快收藏起來吧!

哈摟哈摟各位讀者~~我是美食愛分享小編Pineapple!今天要來說說關於「這裡有最完整的客家小吃!喜歡的快收藏起來吧!」,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興趣呢!一起來看看是怎麼樣的事吧!
客家小吃就地取材,具有獨特的風味,往往被遊子們用以寄託思鄉之情。跟一般地方小吃不太一樣的是,客家小吃其實是主食的延伸,從歷史傳承來看,它的用途首先是充饑,所以大多是米製品。
精選、整理了客家地區流行的50種常見小吃,供喜歡客家美食的朋友們參考。
1)煎圓(煎堆)
「煎圓」是客家人過年時傳統的自製年貨,取意「團圓、圓滿」。客家人由中原南遷,依山而居,山中氣候相對濕冷,於是客家食品口味均較濃烈、油量多,利於禦寒祛濕。因此,油炸食品耐保存,於是成為了梅州客家人極為鍾愛的小吃及逢年過節必不可少的待客上品。平時,街邊攤檔也有煎圓擺賣。

(SOURCE: RECIPE01)
製作方法:
1、先將糯米用清水淘洗乾淨浸泡10—12小時,糯米撈起濾乾水後粉碎成糯米粉;
2、熬糖水,鍋頭裡燒適量開水將糖倒進開水裡微火慢熬,待糖完全融化後即可;
3、待熬好的糖水冷卻後倒入糯米粉充分攪拌均勻,並將糯米粉反覆搓揉成乾濕度適中的麵糰備用;
4、煎丸有包餡與不包餡的兩種。做不包餡的煎丸直接取麵糰揉成圓形或橢圓形擺放在盛具裡,沾上一層芝麻,讓芝麻牢牢粘滿小粄團表面;做包餡的煎丸,將其捏薄後取事先準備好的餡包裹成圓錐形、三角形或扇形的煎丸待炸;
5、炸煎丸。油下鍋燒沸後,將做好的煎丸入鍋煎,為防止煎丸夾在鍋底燒焦,煎丸入鍋後要用網勺輕輕將煎丸脫離鍋底,炸至煎丸浮出水面並色澤金黃後即可起鍋,裝盤食用。
2)油角
客家人逢年過節必不可少的小吃之一。

(SOURCE: RECIPE01)
製作方法:
1、先把芝麻、花生、白糖、椰蓉搌成乾餡放在碗裡備用;
2、把一定比例的麵粉、雞蛋、白糖、豬油加入少許水不斷攪拌,再用麵杖壓成餃子皮樣(與北方包餃子相似),把乾餡放入麵皮捏成餃子樣;
3、放入油鍋炸至金黃色即可撈起,待冷卻後,裝入壇裡避免受潮密封起來,待節日時食用。
3)炸芋丸
客家炸芋丸是人們在春節、七月半、八月半的應節美食,炸芋丸具有「酥、香、脆」的口感,吃後回味無窮,如今已成為尋常百姓家的日常美食。

(SOURCE: RECIPE01)
製作方法:
1、炸芋丸用的是一種叫「白荷芋」的芋頭(也叫六月芋),把芋頭表皮刨凈後洗乾淨;
2、把芋頭刷成絲,生薑切絲備用;
3、把芋絲裝在盆子裡,再加上適量的糯米粉、生薑絲、鹽配料後,拌成糊狀;
4、燒好油鍋,待油鍋熱後就可炸芋丸了。
4)甜粄
客家人過年,有不蒸甜粄不過年的一說。客家人過年的甜粄必須保留一部分到二月初二,在初二當天將甜粄切成小塊用油煎來吃「謂之撐腰骨」(因農曆二月份是春種春播的開始),意味著將進行緊張勞動了。
甜粄具有厚、甜、韌的特色韻味。甜粄的吃法很多,可以切成小塊用油煎,外酥內韌,香甜可口,別有風味或切成小塊蒸軟吃,更可直接「冷吃」。

内容未完结,点击第2页继续浏览
近期好文









